微视频:习近平教你读懂马克思
奇怪目前的美国还不撤销此税。
有些中国人认为,金融危机的教训是,第一必须对金融行业加强监管,第二必须限制金融业、虚拟经济的发展,因为虚拟经济是虚的,实体经济才是中国的重点。如果大家把这次看作是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话,你宁可牺牲掉其他的99年的发展,就是为了规避掉100年才发生一次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中国最大的打击是新一轮国进民退南方都市报:我们再回头来看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情况,在4万亿资金救市之下,国内的股市、楼市逆市而上,比如2009年6月30日,广受关注的北京广渠路15号地块以40.6亿元的高价格被拍下。
南方都市报:你的新书《金融的逻辑》一上市,销售与刚上市的《货币战争2》两者不相上下。此次荣膺地王的企业并非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地产公司,而是一家在地产界名不见经传的国字头企业———中化方兴。还有一个是误导了很多的货币发行权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对金融有兴趣但是又不是十分了解的人,阴谋论对这部分人影响比较大。南方都市报:您怎么看目前的这种国进民退对未来中国的影响?陈志武: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这样就在过去两千多年,至少是在16世纪之前,犹太人差不多是在中东和欧洲唯一的可以合法的放贷、发展金融业务的群体。很多人对货币发行权的历史缺乏了解,有一个错误的假设,就是应该有而且是历来就有的一个习惯就是货币发行权都掌握在政府、国家手里。当然,人应该自由发表观点。
接下来很多改革的压力就没有了,反倒是往回走的动力。也许有人说,中资银行放贷对象是大型的国企和民企,外资银行主要是中小民企,所以中资银行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在这个有着浓重眉毛的湖南籍经济学家身上,已经很难找到20多年前耶鲁大学周末派对上,那个中国籍迪斯科舞王的背影。危机减小了改革压力南都周刊:目前是不是很难看到政策短时间内发生本质改变? 陈志武:在我看来,不应该从金融危机得出国家主导经济,比自由市场更有优势的结论。
回顾过去30年改革取得的成绩,不是来自国有企业,而是因为政府越来越多地退出市场,民间自主创业权利放大,经济自由空间增多。我就不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下去。
民营经济萎缩,将在今后更多地反映出来。正因为如此,这次金融危机,总体上让民主宪政改革、基础产权制度改革的压力,比此前减小了很多。陈志武说,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证明和证伪,发现新的知识。让陈志武高兴的是,他的新书《金融的逻辑》也终于出版。
历史的价值,不只是整理一手资料。研究具体问题,这是经济工程师做的事,不是经济学家要做的,对人类经济规律的发现没有任何意义。南都周刊:在您看来,国进民退已经成为现实了? 陈志武: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这次没有得到太多信贷,而因为最近几个月放贷多,以后贷款会更加困难。我现在也约束自己,一般不太给投资建议。
为了让以后更进一步改革变为可能,今天做学问的老师,必须做很多知识上的铺垫和普及工作,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更多人的理解,这种情况下的改革,一旦推出,成功概率更高。而现在的他,碰到背后说自己很多坏话的新左派经济学家时,也可以微笑着说蛮好蛮好。
您希望做一个怎样的经济学家? 陈志武:自重,自尊,这是最起码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因为他们既没做过企业,也难以做到每天跟踪市场。南都周刊:有很多分析认为金融危机过后,会发生通胀。南都周刊:在国退民进的模式中,如果要推动改革继续前进,除了民有化改革,很难避开土地流转。原载《南都周刊》344期 2009年8月21日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危机 错误反思 。陈志武:这种担忧,从共产主义运动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阻挡土地使用交易市场推出的主要理由。我夫人逛街回来说,最近,不只是房价、股票涨了很多,很多日用品也都涨价了。
这是陈志武将研究方向转向金融史的开始。对一直倡导国退民进的陈志武来说,错误的反思金融危机,导致新一轮被强化的国进民退,是改革的回潮,而这比危机本身更可怕。
服务员去而复还,拿来的仍然是糖。南都周刊:对于此前涨势凶猛的股市,您怎么看? 陈志武:我觉得今年到明年还会有一波买股票的机会。
尽管在陈看来,郎口才让人激动,但内容枯燥。比如说十大行业振兴计划,目前7万多亿信贷,总体效果不仅没有降低对出口依赖,反而加强了。
作为学者,最主要的任务,不应侧重于执政者是不是能接受你的经济观点,接受你的政策建议。他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从书中了解到经济学者所关心的对社会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但是在中国,通胀实际上发生了。那时,他会为一辆给警民和谐座谈会开路的警车冲冠一怒,会在聊到制度缺失带给人民困难时落泪,会在点评郎顾之争时说郎是庸医。
南都周刊:但是在很多所谓新左派看来,您提倡的国退民进,很难避免放开土地流转后,发生历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我的演讲不如写作,说出来的不如写出来的,快速思辩不如静下来慢慢思考出来的。
现在的他,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容易激动。很多人不是真正去发现经济学知识,很少去做研究,而是为政府部门出主意。
一本研究中国资本化历程的书也已排入日程。但是中国更多的是经济师。
它基于历史现象认为,土地私有制让很多农民从开始借贷,到抵押土地,再到还不起钱,地主兼并土地,更多农民变成佃农,土地过度集中后,佃农和地主矛盾激化,以至于推翻地主政权。国内大学,很多经济学教授主要的日常活动是做项目。这一轮股市上涨,和信贷不断放松关系紧密。我很担心的是,接下来的几年,中国的改革进程特别是法治方面,会出现倒退。
年轻时读过的弗里德曼和哈耶克,成为他追寻的目标。明年初之前,美国都不会有通胀的明显苗头。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国情。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国进民退进一步加快。
他反复提到同一句话:人的本质,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在陈志武看来,这是必须警惕的。